四十五岁,可以说是女人的一个分水岭。体力、精力像坐上过山车,一下子从山顶跌到谷底。白头发哗一下多出许多,掉的头发也以几何级递增。怎么梳也遮不住白花花的头皮。咽炎、鼻炎、皮肤过敏轮番来袭,让我曾经引以为傲的精气神彻底败下阵来,更加设身处地地理解了作为一名患者的心路历程。
一到立秋,过敏性鼻炎迅速占领了我这座山头。“三痒二流一打”——鼻子痒、天花板(上颚)痒、眼睛痒;流鼻涕、流眼泪;打喷嚏,从一睁眼就开始“雷声大作、细雨绵绵”。清脆响亮的喷嚏接连不断,不打上五六七八十来个绝不过瘾。还有那想打打不出来的,吸气已经吸到极限,就是等不来那一记响雷,也算是打喷嚏的败笔了。虽然不停地将呼之欲出的鼻涕清理出门户,可还是挡不住那关不上的水龙头不停地滴答,不经意间已悄悄地快流到嘴里了,还得像小孩子一样吸溜一下,以免流入不该去的地方。最恐怖的是鼻塞,有点里急后重的感觉,擤鼻子擤到耳朵响还是没有任何战果,晚上睡觉甚至会被憋醒,那种痛苦真是生无可恋啊!
天花板痒好像还好对付一些,派舌头到天花板上巡逻一圈,舔一舔、刮一刮,也算挠痒痒吧,多少能好受一些。眼睛痒起来异常难受,用手揉一揉,不仅起不到止痒的作用,反而增加了污染的机会,那就忍着吧。实在不行就眨巴眨巴,使劲挤挤眼睛。这样做充其量就是隔靴搔痒,屁事不顶。
唉,在痒面前,我也只能缴械投降了。之前的治疗除了增加了眼皮打架、头昏头痛外,好像也没缓解多少,真正是“过敏不是病,得了真要命啊”!只能祈盼秋天快快结束,讨厌的过敏尽快滚蛋!
再说说这心理,得了这个病,每天像受了多大委屈似的,眼泪鼻涕一大把,总想找个人倾诉一下,好像说一说痛苦能分出去一些。再听别人说几句同情的话,或者说个偏方验方之类的,仿佛可以得到一些安慰。推己及人,我们对待病人也要多听取他们的感受,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痛苦,给予理解与安慰,也算一剂心药,多少能有一些治疗效果。这也算是我得了过敏性鼻炎的一些收获吧。
这样的痛苦折磨了我五六年,秋天成了我挥之不去的梦魇。
今年7月底,听说山西省医院协会理事单位——孝义市中医院要开一个中医康复养生体验营,我立马报名参加。开营前,张政新副院长为参训人员讲解了中医养生的饮食文化,对吃什么、怎么吃做了详细的介绍。医院为学员进行了检验、彩超、心电图检查。刘丽霞护士长为学员进行了中医体质辨识。张继玲护士长对学员进行了心理测试。师丽祥主任综合检验和测试结果为每一位学员制定了详细的每餐饮食推荐方案、每天的活动锻炼内容、每日的中医治疗项目。
2025年7月30日,中医康养体验营正式开营!师主任制定的方案,我每天遵照执行。晨起先干梳头100次,吃一粒通宣理肺丸,按摩耳穴来激发少阳经气。做一会儿八段锦,特别是“两手托天理三焦”和“左右开弓似射雕”来促进代谢、升发阳气、调节心肺功能。上午进行中医针刺或艾灸、推拿治疗。全天喝中药茶饮,睡前中药足浴20分钟,再吃一粒中成药。抽空听听五音疗法推荐的音乐、按揉一会儿耳穴压豆。饮食尽量吃推荐食物。对禁忌的生冷之物敬而远之。下午5点或集中学习中医知识,或集体活动,一起做古法养生操、打八段锦。为了能够坚持下来,大家每日打卡记录执行情况,并把一日三餐饮食拍照发群展示。
14天时间转瞬即逝,但我在这14天时间里收获颇多。不仅学到了中医经络穴位、中药茶饮、中医适宜技术等很多知识,还知道了如何进行饮食搭配,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也养成了少食多餐的习惯,改变了很多错误认知。以前总觉得吃零食就是吃垃圾食品,现在这个思想得到改变,其实食物本身没有问题,只要是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都是合格的健康食品,只不过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这次训练营也让我再次体验到祖国医学的神奇力量。我以前秋天的症状是阳虚表现,所以针对我的调理都是以提升阳气为目的。就说晨起干梳头吧,起初我是持怀疑态度的,谁还不是每天梳头?梳头也能治病?刚开始梳头,头发会掉很多,这对惜发如命的我该是多大的挑战啊!要知道平时我连白头发都舍不得揪掉一根!看着稀疏的头发我有点犹豫,师主任安慰我:“现在掉点正常,以后头发就多了。”果然,梳着梳着,头发掉得少了,枕头上沾的头发屈指可数。现在梳100下头基本就掉三四根头发,发量看着好像还多了。而且以前脖子肩膀怕冷,现在也没啥感觉了。中医认为,人的头部是全身阳气最汇聚的地方。手、足三阳经均循行至头面部。“阳脉之海”——督脉也循行于头顶。用手指反复梳理头部,可以直接刺激这些阳经,起到振奋阳气、疏通经络的作用。同时,头部密布着许多重要的穴位,像百会穴、四聪穴、风池穴等,如同身体的“控制开关”。手指梳头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对这些穴位进行按摩,通过远端刺激调节与之相连的脏腑功能,达到整体调理的目的。无需工具,随时随地都可进行。
八段锦其实是我的老朋友了。早在十几年前,我得了颈椎病,只要一转头就晕的不行,吃药、按摩、针灸都试过,效果不是太好。有人推荐我打八段锦。当时一层针灸科门口有八段锦的挂图,我记下名称,看着图谱记住动作,每天早上做半个小时,虽然动作不规范,只是比比划划,但效果很明显,练了半年,我竟然不头晕了。后来有专业老师指导,我又学到了规范的八段锦,一直练习至今。这次我主要练“两手托天理三焦”和“左右开弓似射雕”,同时配合呼吸。“两手托天理三焦”通过拉伸三焦经,促进上中下三焦的气机流通,改善水液代谢;“左右开弓似射雕”通过扩胸动作刺激手太阴肺经,增强肺气宣发,改善呼吸功能,适合肺气不足、易感冒者。这两个动作正好对应解决我的问题:由于水液代谢差,我的两条腿总觉的沉重,尤其是爬楼梯,爬上一两层就得歇一歇;还有肺气不足,别人能边打拳边说话,我打拳就不能说话,感觉气不够用。经过一段时间强化练习,我感觉吸气吸得比较深了,上楼歇的次数也少了。
每天习练八段锦能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平衡阴阳、形神共养,达到中医“治未病”之功效。现代研究也证实其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具有辅助康复的作用。打一段八段锦只需十分钟左右,做完以后神清气爽、全身放松,工作劳累一扫而空。而且食欲好,大便通,心情爽,睡眠佳,快活如神仙!
还有中医五音疗法,适合我听的有《寒鸦戏水》《梅花三弄》《二泉映月》,羽调,入肾经。我最喜欢听《寒鸦戏水》,古筝声音细腻、委婉、空灵,闭目聆听,好似看到一幅用音乐绘就的水墨画,一群鸟儿在水中自在嬉戏、追逐玩耍的灵动场景就展现在眼前,音乐在这里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谐趣。我泡脚时就闭着眼睛听,或者睡前听一会儿,心情特别放松,有时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中医五音疗法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里就有记载,它源于中医五音入五脏理论,将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对应五行(土金木火水)与五脏(脾肺肝心肾),通过特定频率音波振动调节人体能量场,实现身心平衡。五音疗法能调节情绪、辅助睡眠、缓解疼痛、改善认知,让身心远离喧嚣,归于宁静。
这段时间我严格遵照一日作息时间执行,6点起床,10点半前入睡,现在已经形成习惯,一到时间,立马放下手机,进入睡眠状态,改掉了以前刷视频刷到十一、二点的坏毛病,眼睛也不像以前那样憋胀了。
经过这段时间的调理,我感觉效果还是挺好的。8月7日立秋到现在已经20多天了,我忐忑地感觉着鼻子的变化:除了偶尔打几个喷嚏、早晨流一点鼻涕,吸吸鼻子,通畅得很!晚上一觉睡到大天亮,一整天精精神神。想想这五六年来一到秋天就痛不欲生的难熬日子,再看看现在清清爽爽的幸福时光,我在感叹中医这个神奇国粹的同时,也感谢孝义市中医院养生训练营团队的辛苦付出!谢谢你们让我在轻轻松松的中医治疗中就收获了健康,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守护健康的生活方式!
希望孝义市康养中心为广大慢病患者和亚健康人群带来福音,让你们也能在孝义市中医院康养团队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养生理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收获未来的幸福生活!(赵慧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