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01 发布人:本站编辑 文章来源:“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公众号
当50岁的周女士连续数周被突如其来的失眠、燥热和莫名的烦躁困扰,却不知缘由时;当张女士发现近期母亲情绪波动剧烈、频繁抱怨身体不适,却总被一句“年纪大了都这样”轻描淡写带过时——我们是否真正理解她们正在经历的挑战?这正是更年期综合征,一段几乎每位女性的生命必经之路,却常因误解与沉默给她们带来很大的困扰。更年期并非疾病来袭,而是生命自然阶段的温柔提醒。
一、 认识更年期:生命的自然转折点 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因卵巢功能减退引起性激素波动和减少,导致血管舒缩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而引发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又称为“围绝经期综合征”(perimenopausal syndrome,PMS)。一般发生于女性45-55岁。流行病学显示,我国目前围绝经期妇女1.3亿,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2.8亿。 1.激素的退潮:看不见的引擎在减速 卵巢如同精密的生物钟,其分泌的雌激素(主要是雌二醇)与孕激素,调控着女性的月经周期、生育能力,并对全身多个系统产生深远影响。 (1)生殖系统:维持子宫内膜周期性生长脱落(月经)、阴道环境健康; (2)骨骼系统: 促进钙质吸收沉积,维持骨密度; (3)心血管系统:对血管内皮有保护作用,影响血脂代谢; (4)神经系统: 影响体温调节中枢、情绪中枢、睡眠中枢; (5)皮肤与泌尿系统: 维持胶原蛋白,皮肤弹性,保持泌尿生殖道粘膜健康。 2.症状图谱:从“表面信号”到“深层影响” (1)月经紊乱(最先敲响的警钟) 月经周期不规则、经期时间延长、经量增多或减少,最终闭经。 (2)血管舒缩症状(最经典) 潮热、盗汗:突发面颈、胸部发热发红,伴大量汗出,夜间尤甚(盗汗); 心悸、心慌:自觉心跳加速或不规则。 (3)精神神经症状(常被忽视但影响较大) 情绪波动: 烦躁易怒、焦虑、难以自控; 抑郁倾向: 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悲观消极; 睡眠障碍: 入睡困难、早醒、睡眠浅、多梦; 认知功能变化: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 疲乏无力: 持续的、非劳累引起的倦怠感。 (4)泌尿生殖道症状(常被羞于启齿) 阴道干涩、性交疼痛、泌尿道感染等。 (5)长期健康风险(沉默的威胁) 骨质疏松症及骨折风险增加:雌激素是重要的“护骨素”,其缺乏导致骨量加速流失,增加骨质疏松及骨折风险; 心血管疾病风险上升: 雌激素减少,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减弱,血脂水平升高,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皮肤变化: 皮肤变薄、干燥、弹性下降,皱纹增多。 二、综合管理:从“硬扛”到“科学干预” 1. 生活方式:基础且关键的干预 均衡营养: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控糖限脂;适当补充蛋白质;多食蔬果谷物; 规律运动:每天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改善潮热、失眠,延缓骨量流失; 睡眠管理:创造良好睡眠环境,规律作息,睡前放松(阅读、冥想); 情绪调节:多与家人沟通,合理管理压力,学习放松技巧,必要时进行心理咨询。其他还有诸如戒烟限酒等。 2. 药物干预:按需选择,规范使用 (1)绝经激素治疗(MHT): 雌孕激素序贯、雌孕激素连续联合、单雌孕激素补充方案等,MHT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个性化使用,不能擅自应用。 (2)非激素药物治疗(对症治疗): 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IR)、选择性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双重再摄取抑制剂(SNRI)(如:文拉法辛、帕罗西汀)等; 植物雌激素:如大豆异黄酮等可减轻潮热等; 治疗骨质疏松药物:双膦酸盐类(阿仑磷酸钠)、RANKL单克隆抗体等。 3. 心理支持:被低估的“良药” 更年期情绪波动不仅是“性格问题”,更是生理变化的结果。家人和朋友应避免说“别胡思乱想”“忍忍就过去了”,而是给予理解和安慰:“我知道你现在不舒服,我们一起想办法……” 三、中医智慧:辨证施治,调和失衡的脏腑功能 中医上,更年期综合征属于“绝经前后诸证”、“郁证”、“脏燥”范畴。《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金匮要略》述:“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其核心病机为:肝肾阴虚,阴阳失衡。女子“七七”之年,肾精渐衰,天癸渐少,气血阴阳失调,肾阴阳虚损;肾为先天之本,与五脏相关,本病涉及心、肝。中医治疗本病应辨证论治。 坤心宁颗粒源于“二仙汤”,具有温阳养阴、益肾平肝的功效,是治疗中医肾阴阳两虚证型更年期综合征的中药创新药。方中黄芪、地黄为君药,补气健脾,养血滋阴;仙茅、仙灵脾为臣药,温补肾阳;君臣合用,双补肾之阴阳;佐以赤芍、石决明清肝热、敛肝阳;合欢皮解郁安神。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坤心宁颗粒能改善去卵巢大鼠生殖内分泌紊乱;临床研究显示其可显著改善女性潮热汗出、腰背冷痛症状。 四、误区澄清:拨开迷雾,科学认知 1. 更年期忍忍就过去了,不用治疗 事实:中重度症状严重影响身心健康,早期科学干预,预防远期并发症; 2. 激素治疗会致癌,绝对不能碰 事实:乳腺癌风险与长期使用激素替代疗法(HRT)有关,年龄<60岁,绝经<10年患者,科学合理使用HRT,利大于弊。 3. 保健品或“神奇食物”可以替代激素治疗 事实:目前无充分证据表明任何保健品或单一食物能替代HRT有效缓解中重度血管舒缩症状。 4. 更年期只影响身体,情绪问题是“矫情” 事实:激素波动直接影响大脑神经递质,出现情绪波动、焦虑抑郁,需给予上述症状者理解与支持,必要时寻求心理治疗。 5. 绝经后就不会得妇科病了 事实:宫颈癌风险可能下降,但子宫内膜癌、卵巢癌风险依然存在,需定期复查妇科检查。 结语:拥抱蜕变,活出精彩人生下半场 更年期不是生命的寒冬,而是走向成熟与自由的蜕变之秋。当我们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以开放心态寻求支持与解决方案,便能拨开症状的迷雾,重新掌控健康与生活。请记住:更年期不是终点,而是重新定义自我的起点——及时就医、科学干预,每个女性都能在这个阶段绽放从容与活力。
上一篇:蚊媒传染病怎么防?国家疾控局解答!
下一篇:体检报告上出现这几个字,要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