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部《中医禁食疗法专家共识》发布


时间:2025-04-14   发布人:本站编辑    文章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今日头条号


4月10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响应国家卫健委“体重管理年”部署,发布中西医结合减重新突破。医院中医科学科带头人秦鉴教授首创“膏脂归化学说”并发布全国首部《中医禁食疗法专家共识》,推动传统辟谷与中医中药结合,实现中医禁食疗法科学化、标准化发展。


1744644669639710.jpeg

▲《中医禁食疗法专家共识》发布会现场。


目前,中山七院已累计收治中医禁食疗法住院患者超5000例、门诊患者近2万人次,为肥胖及代谢性疾病防控提供“中国方案”。中山七院党委书记陈起坤表示,这是落实国家政策的前瞻性探索和实践,是中山七院在中医体重管理领域的重要里程碑。


“膏脂归化学说”获学界高度认可


据介绍,秦鉴教授带领的中医科团队将“传统辟谷-中医中药-现代医学”深度融合,建立标准化“中医减重门诊”,牵头制定全国首个《中医禁食疗法专家共识》,并首创“膏脂归化学说”,为肥胖及代谢性疾病治疗提供全新理论依据。通过中西医结合手段,不仅克服了传统辟谷疗法的副作用,还实现了禁食疗法的科学化、标准化与可推广化,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陈起坤表示,这些成就,既是中山七院“医教研”协同发展的缩影,也是公立医院在“健康中国”战略中主动担当的体现。


发布会上,秦鉴教授详细介绍了“膏脂归化学说”的理论创新。该学说基于《黄帝内经》的膏脂消长理论和传统辟谷养生文化,结合现代医学自噬学说,提出“水谷精微化生膏脂-阳化气消解脂浊”的动态平衡机制。秦鉴教授解释:“膏脂是人体储能物质,但过量堆积会形成阻滞血脉的‘脂浊’。通过禁食激活机体阳气,可促进脂浊逆转为膏脂,并进一步转化为气血,重建阴阳平衡。”这一创新学说不仅为中医禁食疗法提供了理论和科学依据,还被国际权威期刊收录,获学界高度认可。


推动中医禁食疗法科学化规范化


传统辟谷疗法长期面临饥饿、乏力等副作用难题。秦鉴教授团队通过中西医结合手段,历经17年迭代研发,形成三代中医禁食疗法——第一代:引入欧洲禁食方案,验证人体耐受性;第二代:加入“加味苓桂术甘汤”,缓解饥饿、疲倦等阳气不足症状;第三代:联合左旋肉碱注射,促进脂肪高效燃烧,基本消除饥饿感,被牛津大学学者誉为“Hunger-free Fasting(无饥饿禁食疗法)”。


中山七院中医科刘桃丽副主任医师介绍,截至2025年4月,该院中医禁食疗法住院患者突破5000例,门诊患者近20000人次,肥胖、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明显改善,平均体重下降约4公斤/疗程(7天一疗程),且无一例严重不良反应。


《中医禁食疗法专家共识》的发布引起业界高度关注。这份由中山七院牵头、全国23家三甲医院参与制定的文件,首次明确中医禁食疗法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操作规范。


《中医禁食疗法专家共识》将适应症细化为肥胖、2型糖尿病等6大类12种疾病,规定治疗前必须进行肝肾功能、生化指标等现代医学评估。“过去各地禁食疗法差异大,存在安全隐患。这份共识让‘何时做、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有了科学答案。”秦鉴教授强调,《中医禁食疗法专家共识》特别要求医疗机构必须具备实时心电监护和紧急干预能力,完全辟谷治疗时长一般不得超过一周,且需监测生命体征。


目前《中医禁食疗法专家共识》已公开发表,并拟推动成为更权威的指南和行业标准,杜绝因不规范禁食和辟谷导致的恶性事件发生。(光明新闻全媒体记者 练洁雯 通讯员 刘桃丽 余辰辉 文/图)

微信图片_20221027192404.jpg

上一篇:修订后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办法》公布
下一篇:守护老百姓的“看病钱” 国家医保局全面推进药品追溯码

阅读  ·  发布日期 2025-04-14 2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