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脚下 “晋”彩绽放
——山西省对口支援新疆谱华章

 
时间:2024-07-29   发布人:本站编辑    文章来源:山西日报

       “经过山西持续援建,北塔山牧场现在已是今非昔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广袤的天山脚下,跨越千里的晋疆援助交流之树正绽放出绚烂的花朵,装点着新疆昌吉州及周边地区的每一寸土地。2010年开始,山西省对口支援新疆昌吉州州直、阜康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和第十二师二二二团。十四年来,山西坚持全面援疆、精准援疆、长期援疆,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对口援疆工作更高质量开展,先后投入资金35.1亿元,实施项目537个,从民生、产业、文化等多方面、多层次、全方位推进对口援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图为来自山西省医院协会副会长单位——山西省儿童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的刘映红(右)大夫,正在儿童重症病房了解患者诊治情况。她现任昌吉州人民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主任。辛义生摄

聚焦凝聚人心
持续保障改善民生福祉


       山西援疆工作始终把改善民生、增进团结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山西省援疆前方指挥部根据受援地实际需求调整项目,确保民生工程推动发展,把援疆资金花到群众心坎上;把“国家要求”“受援地所需”“山西所能”结合起来,助力受援地经济社会不断向好发展。

       “有山没有树,

       有沟没有水,

       有地不长草,

       风吹石头跑……”

       位于中蒙边境的北塔山牧场,牧民以哈萨克族为主,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唯一、也是最偏远的少数民族边境团场。建场以来,由于地处偏远、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牧场发展一度滞后。

       “昔日戈壁荒滩,今朝绿洲新城”,这是对北塔山牧场蜕变的最佳注解。2013年,山西投入1500万元援建资金建设牧民安全用水全覆盖项目,结束了牧场没有自来水的历史。2020年,山西投入援疆资金250万元,新建两个人畜集中供水点,解决了两个连队近千人及3万多头牲畜的饮水难题。2021年,北塔山牧场又建成一座水库,解决了北塔山牧场水源和水量的问题。11年时间,山西持续援建,使昔日的戈壁,旧貌换新颜。

       300套富民安居工程、场镇绿化、供水供热管网改造、污水处理厂建设、自来水水质的提升工程……山西累计完成北塔山牧场援疆项目15个,资金总额超2亿元。


       “投资550万晋北社区服务楼项目正在建设,建成后我们这的居民办事就更方便了。”

       北塔山牧场城镇管理中心副主任哈列力·哈布力告诉记者,如今的北塔山牧场已经成为一座独具魅力的边境小城。

       兴边富民,山西援疆带来的向新动力,也成了北塔山的发展动能。在保护好草场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如今的北塔山牧场有效利用草原风、光、电资源,加快生产方式转变,优化产业升级,紧紧依托牧场资源优势,重点打造现代畜牧业、新能源发电等产业,牧场从“处处需帮扶”的偏远牧场摇身变为师市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在特色产业、绿色能源赛道上加速向前。

聚焦优势发挥
壮大产业援疆发展动能


       “下个月就投运了。”

       7月13日,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吉木萨尔县水溪沟矿区内,煤层气开发项目正在进行装机投运的准备工作。

       山西和新疆的煤炭资源储量都很丰富;同样的资源禀赋让两地经验互鉴。立足山西煤层气开采的丰富经验,山西省援疆前方指挥部助推山西蓝焰控股与昌吉州国投签署《煤层气产业勘探开发合作框架协议》,加快新疆煤层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利用。

       “我们组成技术小组来到新疆实地调研后,发现新疆地质条件复杂,地层倾角大、地层偏软,钻井、压裂等整个工艺都要重新优化,需要找到更适合在当地施工的办法。”

       在项目现场,山西华新蓝焰煤层气工程中心副总经理李友谊告诉记者,面对这样的技术困境,蓝焰控股以三个“最好”进行破题,即投入最好的设备、最好的技术、最好的人员。据介绍,目前他们已经收获了“两个满分”——钻井完成率100%、压裂完成率100%。

       “计划中的42口井,现在已经全部完成。”

       李友谊满意地继续介绍道,项目实现了“技”的引领,在资源勘探、生产运行和项目施工中,规范标准流程、传授先进技术,带动了煤层气开采技术的创新引领。他说,项目也实现了“量”的跃升,整理分析生产数据,优化排采方案,日产气量由3.15万m³/天提升到4.7万m³/天,大幅带动煤层气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还实现了“质”的突破,探索煤层气全产业链生产运营合作模式,不断拓展产业援疆的领域空间。

       与此同时,山西省援疆前方指挥部还大力开展招商引资,2023年引进项目18个,总投资73.12亿元,特别是在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中,引进山西平遥煤化铁路专用线、大型焦炭洗选项目、天山九龙谷生态文化旅游等项目,签约额达50亿元。晋疆两地还从人才、技术、科研、项目方面开展合作,在开工验收、安全检查、过程管控方面进行指导,不断拓展产业援疆的领域空间。

聚焦拓展领域
深化干部人才交流合作


       “咳嗽复发、痰白量少,略带血丝,咽喉不利,精神尚可。经诊脉,六脉咸涩而有力,舌苔毛白口稠发干,舌边有齿痕又有瘀斑。故怀疑,心肺功能略弱,嘱检查心脏彩超,以确认心脏供血功能是否出现迟滞下降。咽喉不利然见血丝鲜红,为轻咳不止,……”

       7月14日中午,当记者走进第六师奇台医院中医康复科时,科主任王超大夫正在坐诊。王超来自山西省大同市中医院,结束援疆任务后,自愿留疆继续为当地群众服务。

       山西援疆不断深化“组团式”医疗援疆经验,创新以院包科、结对共建、名师工作室等方式,进一步拓宽领域,搭建起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干部人才交流合作模式。

       来自山西省医院协会副会长单位——山西省中医院的索炜在昌吉州中医医院肿瘤科任主任。他说:“对口援疆不仅是一个神圣的工作任务,更是一个崇高的政治责任,我通过师带徒传帮带这些方式,把我自己所学的知识所积累的经验倾囊相授,使他们能够快速成长。”

       该院宣传科科长杨涛告诉记者,他以前在党办工作,了解援疆工作,对山西援疆医生赞不绝口。他说:“我院病理科在和娟主任带领下,从无到有,从以前不受重视到现在高度重视,病理科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和娟是来自山西省医院协会副会长单位——山西白求恩医院病理科的副主任医师。杨涛说,和娟给该院带来的不光是专业上的提升,还包括管理上的,人才、制度、设备、技术、理念等各个方面,使该院病理科从一个县级水平直接升到了国家级水平。

       “医者仁心,大爱无疆”。来自山西省医院协会副会长单位——山西省儿童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传播重症理念的大夫刘映红,来自运城市盐湖区的大夫王雷雄、郑月甜、孙佳丽、张亚蓉团队,所有山西援疆医生都以自己的真诚付出和精湛技术,赢得了受援地领导干部和群众的一致认可。

       山西在人才交流合作方面下足了功夫,涵盖医护、技术、教育、文化等。山西省援疆前方指挥部不断总结经验,持续丰富“传帮带”形式和载体,努力为受援地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人才队伍。山西与新疆在人才领域的深度合作,不仅为新疆带去了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更激发了当地干部群众的创新精神和奋斗热情。两地人才的智慧碰撞,正逐步构建起一座座连接心与心的梦想桥梁。(辛义生)

上一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卫生健康考察组在山西调研
下一篇:山西省373家医疗机构实现“检验结果互认”

阅读  ·  发布日期 2024-07-29 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