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06 发布人:本站编辑 文章来源:“山西省汾阳医院官微”公众号
为持续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深化优质护理内涵,7月2日,山西省医院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山西省汾阳医院护理部成功举办第二期叙事护理临床实践专题讲座,以“倾听与沟通”为核心,突破传统讲授模式,采用沉浸式情景演绎、角色互换体验、即时观众点评相结合的方式,为全院护理人员带来了一场生动深刻、互动性强的能力提升课。
理论筑基:叙事护理重塑护患连接
讲座开篇以理论为锚,系统阐释了叙事护理的本质——它超越传统生理护理框架,强调以患者故事为中心,通过深度“倾听、理解、回应”患者的个体化叙事,实现身心社灵的全人关怀。王霄月护士在课件中指出:“听,是以心读心的本事”,并引入“十目一心耳”倾听法则(多用眼观察、用心体察、用耳优先于嘴),为后续的实践演练奠定理论基础。
情景淬炼:沉浸演绎与深度互动
讲座的核心亮点在于高度互动的情景实践环节:
一、专业情景剧演绎
骨科沟通之困:各角色均由护士扮演,生动再现了年轻护士与髋关节术后老年患者的冲突场景。语速快、解释少、动作急等细节,精准触发了老年患者“被嫌弃”的敏感神经,现场观众感同身受。
禁食抵触化解:消化内科患者因禁食怒火中烧,责任护士灵活运用“共情式提问”(“您平时能喝多少?”“昨晚遇到什么事吗?”),逐步引导其倾诉,最终化解危机,成为沟通技巧的绝佳示范。
二、角色互换体验
在特定环节,邀请现场观众上台进行“角色互换”。原本的“护士”变身为“患者/家属”,亲身体验沟通方式带来的不同感受。一位参与互换的护士分享道:“当自己躺在‘病床’上,才真切体会到一句不耐烦的话、一个匆忙的动作,对患者心理的冲击有多大。换位思考太重要了!”
三、即时观众点评与专家解析
每组情景剧演绎后,设置开放式观众点评环节。与会者踊跃发言,从自身角度剖析沟通得失:“这里如果加上一句确认‘您看这样翻可以吗?’,大爷感受会好很多”“面对愤怒的家属,护士先稳住自身情绪是关键第一步”。
郭庆峰、韩慧琴等护士长即时进行专家点评,将观众观察提炼升华。人文护理专业组长郭庆峰护士长指出:“叙事护理的精髓不在于形式完美,而在于将倾听共情的理念融入每一次日常接触。 当患者感受到被真正理解,即使未来面临剧痛,也会对护理工作多一份信任。” 人文护理专业副组长韩护士长则强调沟通技巧:“先建立信任关系,走进患者世界,不评判、不打断,让共情自然发生。 就像问张先生‘能喝几两’,看似闲聊,实则是打开心扉的钥匙。”
价值升华:自信护理赋能专业成长
韩慧琴护士长在压轴总结中结合观众互动反馈发出呼吁:“护理人员要树立坚定的职业自信! 从今天的演绎和点评可以看出,我们完全有能力独立处理大量沟通问题。我们与医生是专业协作而非从属。当患者说‘找医生’,我们应相信自己能用专业知识与沟通技巧先行解决问题!”她表示,叙事护理的终极价值不仅在于患者获益,更在于让护理职业赢得尊重,而前提是护理人首先“瞧得起自己,相信自己”。
本期讲座吸引了叙事护理学习坊成员、各科人文护理专员、规培护士及自愿学习者踊跃参与。与会者普遍反馈,沉浸式的情景演绎、真实的角色互换体验以及热烈的观众点评,将抽象的“倾听与沟通”理论转化为可感知、可模仿、可反思的实战技能,极大地增强了将叙事护理融入临床实践的信心与决心。
护理部表示,将继续创新培训形式,深化叙事护理培训体系,推动人文关怀基因深度融入全院护理实践,让精湛技术与有温度的沟通并重,共同成就更有价值、更受尊重的护理事业。(韩慧琴 李紫腾 田国政 王雰慧 申阳)
上一篇:健康中国山西行动丨山西省汾阳医院神经外科开展家访助患者更好康复
下一篇:健康中国山西行动丨长治市人民医院举办基层心电图规范化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