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山西行动
健康中国山西行动丨山西白求恩医院成功为肾移植术后患者实施胃癌根治术

当“肾移植术后”这一特殊体质遇上“胃癌根治手术”这一高难度医疗挑战,生命仿佛被推向悬崖边缘。然而,在山西省医院协会副会长单位——山西白求恩医院 同济山西医院胃肠外科,一场跨越双重生命考验的救治行动,最终为患者重燃生命希望。



这位患者在肾移植术后12年患上胃癌,需进行根治手术。但肾移植术后患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身体机能和内环境与常人截然不同,使得任何大型手术都伴随着极高的风险。麻醉安全、手术操作、围手术期避免感染、术后移植肾保护、术后康复等一系列问题,如同一道道险峻的关隘,横亘在诊疗之路前方。


面对这一复杂且棘手的病例,山西白求恩医院胃肠外科团队选择迎难而上。同济医院常驻专家、胃肠中心主任徐向上和胃肠外科主任董秀山,组织术前多学科协作(MDT)会诊,围绕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移植肾功能保护、免疫抑制剂方案调整、围手术期感染预防、营养支持策略等关键问题展开详尽且深入的讨论。经过反复推敲和论证,制定出周密的手术方案和完善的应急预案,为手术的成功筑牢坚实的基础。8月20日,徐向上成功为患者进行了“机器人辅助胃癌根治术”。



手术的成功只是患者走上康复之路的第一步,术后的精心管理同样至关重要。面对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营养支持复杂、感染风险高等诸多护理难题,胃肠外科吕宇星主治医师和马文霞护士长带领的护理团队密切配合,提前制定了详尽周全的个体化诊疗和护理计划。在医护团队的精准治疗和精心呵护下,患者的恢复情况超出预期,术后未发生任何严重并发症,各项身体指标均达到出院标准,精神状态也日益好转,顺利康复出院。



董秀山介绍,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具有独特的优势,放大的三维高清视野(机器人辅助放大10-15倍,而普通腹腔镜放大4-5倍)让手术部位的细节清晰可见;可转腕的精密器械赋予医生更灵活的操作能力;超越人手的稳定性更是确保了每一个动作的精准无误。相较于常规腹腔镜手术,机器人手术出血更少,对周围组织的创伤更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为患者的术后恢复提供了有力保障。对于这位需要最大限度保护移植肾功能、减少手术打击的特殊患者来说,机器人辅助手术无疑是最优选择。


董秀山表示,此次高难度手术的成功实施是山西白求恩医院胃肠外科在复杂危重病例处理上取得的一次重要技术突破,充分展现了科室在胃肠外科领域的高超医疗技术水平,也彰显了机器人外科技术与胃肠专科协同发展的显著成效。(贾雅甜 马文霞 胡静 许文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