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山西行动
健康中国山西行动 | 硬核资源下沉!56名顶尖专家组团,为忻州筑牢“健康屏障”
时间: 2025-09-29

9月26日,依托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成果,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国家巡回医疗队赴山西省医院协会理事单位——忻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正式启动2025年国家医疗队巡回医疗工作暨义诊活动。此次医疗队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带队,56名专家为团队成员,聚焦常见病、疑难病症诊疗及肿瘤防治,将优质医疗服务送到老百姓“家门口”,切实破解“看病远、看专家难”的痛点。

凝聚共识 擘画健康帮扶蓝图

山西省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少然,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高树庚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总院长王洁教授,山西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马晋峰教授、副院长白文启教授,忻州市政府副市长李硕及原平市相关领导出席。巡回医疗启动仪式由忻州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冀晓鹏主持。

赫捷在讲话中强调,国家卫健委建立常态化巡回医疗制度,绝非简单的“送医下乡”,而是“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生命线”,依托前期帮扶基础,本次聚焦三个方面:一是组建肿瘤内外科、妇科、介入等团队,联合山西区域医疗中心专家,在原平、定襄、宁武开展现场诊疗;二是通过教学查房、病例讨论“传帮带”,留存规范化肿瘤诊疗体系;三是建立远程协作组与专科联盟,开通转诊绿色通道。“未来三周,专家将深入县乡卫生院,既给患者定方案,也培训基层医生,更传递‘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肿瘤防治理念。”

张少然指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作为肿瘤防治“国家队”,2024年已在忻州原平、繁峙、五寨三县开展巡回医疗,此次赫捷院士带着56名专家组成的联合团队,派驻忻州巡回专家增加至8人,将顶尖肿瘤诊疗服务送上门,落实“真巡、真帮、真服务”。他要求忻州受援医院组织医务人员跟学转化专家经验,市卫健委做好保障宣传,推动双方在肿瘤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上建立长期帮扶关系。

李硕介绍,忻州作为国家卫生城市,近年锚定“建高地、兜网底、提能力”目标,构建“中轴+东西翼”医疗格局,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全市唯一肿瘤专科医院——忻州市肿瘤医院,是山西省肿瘤专科联盟单位、省癌症中心忻州分中心,今年完成上消化道筛查730例,检出率1.23%、早诊率44.4%。“恳请专家既为患者解病痛,更帮我们打造‘带不走的肿瘤诊疗医疗队’。”

冀晓鹏在致辞中表示,国家医疗队派驻既是国家和省卫健委“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医疗实践,更是对忻州卫健事业的精准赋能——不仅为群众带来“家门口的优质诊疗”,更将传递先进医院管理经验,为当地卫健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义诊暖心 专家精准解民忧

本次义诊覆盖胸外科、胃肠外科、肿瘤内科、影像科、中医科等12个专业领域,赫捷、高树庚、王洁、白文启等核心专家团队参与义诊。群众有的拿病历本,有的带检查报告、影像胶片等,渴望得到国家级专家的诊治。

在外科诊区,68岁的张阿姨向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胃肠外科专家咨询胃部不适问题。专家一边安抚“别着急,咱们慢慢说”,一边细致翻阅病历,详细询问症状细节,还手绘胃部结构示意图结合检查数据讲解:“您的情况无需过度担心,先做精准专项检查,后续我们会联合当地医院制定方案,在家门口就能享规范治疗。”张阿姨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连连道谢。

中医科诊区里,专家为腰痛的刘大叔开展针灸治疗。先询问病史与日常习惯,再精准定位穴位,消毒、取针、进针动作娴熟,同时叮嘱:“酸胀感是正常的,平时避免久坐久站,可热敷配合穴位按摩。”治疗后刘大叔活动腰部,惊喜表示“轻松多了,比之前理疗效果明显”。

影像科诊区前队伍排得很长,专家逐份查看CT、MRI胶片,结合标注信息细致解读:“肺部小结节边界清晰,暂无需担忧,但要按标注时间复查,避免解读偏差耽误治疗。”健康宣教桌前,专家免费发放手册,结合忻州胃癌、食管癌高发特点科普:“少吃腌制食品、多吃新鲜蔬果,45岁以上建议每年做上消化道筛查。”现场满是群众的夸赞:“在家门口见国家级专家,还不花冤枉钱,太贴心了!”

资源下沉强根基 构建长效健康保障

此次忻州义诊并非“一次性服务”,而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长效惠民”的延伸。此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已与忻州市肿瘤医院搭建协作桥梁,为多名疑难肿瘤患者定制方案,免去跨省奔波之苦。活动期间,56人专家团队累计为507人次提供服务,覆盖常见病咨询至疑难症研判。

未来,国家巡回医疗队将持续推进此类惠民举措,通过常态化巡回医疗、专家驻点、远程会诊等方式,推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上来”,让群众健康保障“落到位”,进一步缩小城乡医疗差距,助力实现“大病不出省、小病不出县”的健康目标,为基层群众生命健康筑牢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