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国家及山西省关于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部署要求,推动常态化巡回医疗制度落地见效,切实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专家难”问题,10月14日至15日,山西省医院协会副会长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联合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省中医院组建专项巡回医疗队,由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董红霖带队,在忻州市五寨县开展首场联合义诊活动,以专业医疗服务为当地群众送去健康保障。
此次联合义诊是山西省常态化巡回医疗工作的重要实践。根据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室、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局综合处《关于做好常态化巡回医疗工作的通知》部署,五寨县巡回医疗工作由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牵头,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省中医院协同参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接到文件以后,院党委迅速组织相应部门、相关专业人员,充分做好巡回医疗的各项工作,全程严格按照院党委要求推进。
14日下午,巡回医疗组专家抵达五寨县后,第一时间与五寨县第一人民医院领导召开帮扶工作座谈会。五寨县政协副主席、县医疗集团院长、县第一人民医院院长李强,县卫生健康局局党组书记、县医疗集团党委书记肖启龙等出席活动。会上,专家团队认真听取县医院关于帮扶工作组织管理与机制建设、医疗质量与安全、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业务能力提升与新技术开展、医疗管理与流程优化等方面的需求。随后,专家们按内科、外科、妇科、管理分组深入科室,通过查阅资料、现场访视、人员访谈、追踪检查等方式,全面了解县医院实际运营与诊疗情况,并在15日上午义诊前,就发现的问题与改进建议向县医院领导进行了总结反馈。
15日清晨,五寨县第一人民医院门诊2楼义诊现场,闻讯而来的群众手持病历、检查报告排起长队。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省中医院结合基层群众健康需求与自身学科优势,组建了涵盖血管外科、心胸外科、风湿免疫科、妇产科、泌尿外科、心血管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耳鼻喉科、消化内镜、神经内科、儿科、中医科等领域的专家团队,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下“沉”到群众身边。
“我这手关节疼了好几年,干活都费劲,去市里看病不方便,听说今天有省里的专家来,早就过来等着了!”68岁的张大娘边说边向风湿免疫科诊区走去。在该诊区坐诊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谢戬芳,耐心倾听张大娘的病情描述,仔细查看既往检查结果,结合查体情况判断其为骨关节炎,不仅详细讲解了病因与日常护理要点,还为其调整了用药方案,并手写清晰的用药清单,反复叮嘱“这个药每天吃一次,饭后半小时吃,要是有不舒服随时通过我们留下的咨询电话”。
在心胸外科诊区,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胸专家李强接待了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王阿姨。王阿姨近期频繁咳嗽、胸闷,担心肺部出现严重问题,情绪十分焦虑。李强进行细致听诊,结合胸部CT报告排除了王阿姨患肺部肿瘤的风险,并详细解释:“您这是慢性炎症急性发作,不用太担心,我给您开点止咳平喘的药,再教您几个呼吸训练的小方法,坚持做能缓解胸闷的症状”。同时,他还现场指导陪同的五寨县人民医院医生,如何通过症状观察与影像学检查快速鉴别肺部常见疾病,将诊疗经验同步传递给基层医务人员。
儿科诊区前,山西省儿童医院的专家正为哭闹的患儿进行检查。2岁的乐乐(化名)连续三天发烧、呕吐,家长急得团团转。专家温柔地安抚乐乐情绪,通过血常规检查与细致问诊,判断其为病毒性肠胃炎,为家长讲解了饮食调理的注意事项,开具了儿童专用药物,并提醒“要是孩子出现尿量减少、精神差的情况,一定要及时来医院”,专业又贴心的服务让家长悬着的心落了地。
山西省中医院的专家则在中医科诊区开展特色服务,为群众辨证施治。专家开具中药方剂,并指导穴位按摩方法,让患者日常在家也能进行调理。
除诊疗服务外,专家团队还在现场进行健康宣教,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乔燕副主任医师为群众讲解慢性肺部疾病的预防与管理知识;泌尿外科主任郝川则针对老年人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提醒大家定期体检、科学防治。
义诊结束后,巡回医疗专家组第一时间与远程会诊系统进行连线,完成全流程调试。目前系统运行正常,可满足后续远程诊疗沟通、病例研讨等需求,这也是构建“长效协助机制”、以远程医疗平台推动优质资源下沉的具体举措。
董红霖表示,此次联合义诊是落实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紧密型医联体对口帮扶的具体行动。后续医院将严格按照《关于做好常态化巡回医疗工作的通知》中“县级巡回医疗每季度不少于1次”的要求,持续联合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省中医院深入五寨县及其他对口县域开展服务。同时,通过派驻专家、人才培养、双向转诊、病例讨论、技术培训等方式,帮助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真正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级优质医疗服务,推动受援医院实现从“外部输血”到“自我造血”的根本性转变,为保障群众健康、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医疗力量。(陈贵岭 高志国 王红 吴梦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