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日,由山西省医院协会主办、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承办的临床营养健康管理委员会换届大会暨首届临床营养健康管理高峰论坛在山西太原举行。本次盛会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临床营养学专家、医院管理者及相关领域学者,共同探讨临床营养健康管理事业的发展历程、实践经验及未来发展趋势。山西省医院协会会长任小勇、秘书长王秀玲、原会长李和平,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贾红燕等出席会议。
贾红燕致开幕辞,对换届大会暨高峰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她指出,临床营养在健康管理和疾病防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高度重视临床营养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希望通过此次会议,和与会专家学者共同促进学科进步。
任小勇在讲话中指出,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民健康需求的提升,临床营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希望新一届委员会能够团结带领广大临床营养工作者,开拓创新,为健康山西、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换届大会由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黄会芳主持。协会临床营养健康管理委员会上一届主任委员孙萍作工作总结报告,回顾了专委会在临床营养领域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王秀玲宣读专委会换届批复文件。经过民主程序,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委员。黄会芳当选主任委员,并在发言中表示,新一届委员会将继续秉承科学、规范、创新、服务的理念,推动临床营养健康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百姓和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营养医疗服务。
高峰论坛环节上,来自北京、四川、新疆及山西的10位专家,围绕临床营养健康管理相关工作进行主题分享。
李和平从医院管理的角度阐述了临床营养在现代医疗体系中的重要性。他指出,高品质医院不仅需要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更需要科学、规范的营养支持体系。临床营养不仅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提升患者康复率、降低并发症的关键环节。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胡雯教授系统梳理了益生菌在不同疾病中的应用证据,包括肠道微生态调节、免疫调节、代谢性疾病干预等。她强调,益生菌的临床应用必须基于严格的循证医学证据,避免盲目使用。
北京协和医院葛楠教授聚焦末期病人的营养支持问题,提出营养干预不仅是维持生命的手段,更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式。她结合缓和医疗的理念,探讨了如何在尊重患者意愿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营养方案,避免过度医疗,同时减轻患者痛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范旻教授结合重症医学的特点,通过幽默风趣的讲述,探讨了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策略。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穆志明教授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探讨了药膳在疾病预防和康复中的作用。他结合中医“因时制宜”的理论,介绍了如何根据不同季节、体质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药膳方案。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霍丽娟教授分享了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的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双联方案在根除幽门螺杆菌中的优势;王育生教授从肿瘤患者的营养管理的角度出发,详细介绍了肿瘤患者常见的营养不良问题,以及如何通过早期筛查、个体化营养干预、代谢调节等手段,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放化疗耐受性;黄会芳教授详细解读最新版《成人患者营养不良诊断与应用指南》,重点介绍了营养不良的筛查工具、诊断标准及分级管理策略;许翠萍教授介绍了微生态治疗的新技术——肠道菌群移植的概念、应用及安全性问题,并探讨了未来在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中的潜在应用价值;张丽教授从科研角度出发,结合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前沿技术,探讨了微量营养素(如维生素、矿物质)在人体健康中的作用机制。
高峰论坛特邀郝江天、孙萍、柳园、郭俊芝、韩世范、秦文君、郑文霞、李菊芳等专家担任主持。专家们凭借深厚的学术积累与对议题的精准把控,不仅巧妙驾驭会议节奏,更以专业素养为学术交流的高效推进与有序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会议最后,黄会芳对本次高峰论坛的学术成果进行了总结,强调临床营养在疾病防治及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呼吁加强多学科协作,推动临床营养工作的规范化、精准化、信息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