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有这样的经历,经常听到孩子说肚子疼,可过一会自己就好了;或者经常接到学校老师的电话说你家宝宝肚子疼,但发现接回家没多久,又精力充沛地玩耍了,甚至有些家长一度怀疑孩子是在装病。其实孩子频繁喊肚子疼,不容忽视,很有可能是肠系膜淋巴结炎啦!
一、什么是肠系膜淋巴结炎?
肠系膜是悬挂、固定肠道的“薄膜”,上面分布着许多淋巴结,属于免疫系统的一部分。这些淋巴结是肠道的“小卫士”,专门帮助身体抵抗病毒和细菌的入侵。当孩子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喉炎等)后,病毒、细菌或其他病原体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肠道,进而侵袭肠系膜淋巴结,这些淋巴结接收到指令后,会“打响防卫战”,变得肿大、发炎。肿大的淋巴结压迫周围组织,就可能引发腹痛。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尤其7岁以下儿童。
二、诊断标准
(1)病史特点:近期存在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
(2)临床症状:腹痛反复发作①腹痛频率:阵发性、反复性,间歇期患儿无其他不适。②腹痛性质:痉挛性疼痛或隐隐作痛,疼痛或轻或重。③腹痛部位:多为脐周及右下腹疼痛。④腹部查体:触诊可有压痛,无反跳痛和腹肌紧张。
(3)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腹部在同一区域的肠系膜上发现2个或2个以上淋巴结回声,并且纵轴直径(L 值)大于10 mm和(或)横轴直径(S 值)大于5 mm,纵轴/横轴(L/S 值)大于或等于2,淋巴结成集簇状排列,淋巴结内血流信号丰富。
三、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原因有哪些?
(1)肠道淋巴结构造独特:因为远端回肠内有丰富的淋巴回流,且多位于回肠和大肠,因此当上呼吸道感染时,病毒和毒素会沿着血液循环进入这一部位,从而导致肠系膜或后腹膜淋巴结炎。
(2)淋巴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小儿淋巴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屏障作用差,因此呼吸道、胃肠道的病毒、细菌会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肠系膜,从而诱发感染。
(3)多种病原微生物易侵袭:小肠内回盲瓣的关闭作用使肠道中的毒素和细菌的分解代谢物在回肠末端停留更久,更易被吸收,从而诱发感染。
(4)不良饮食习惯:油炸、膨化食品、冷饮及饮品中的食品添加剂等都有可能导致肠系膜淋巴结炎发病率增高。
四、肠系膜淋巴结炎该如何治疗?
大部分肠系膜淋巴结炎为自限性疾病,通常在几天到几周自愈,无需特殊治疗。如果症状较明显时也可以这样做:
(1)病因治疗:明确为细菌或病毒感染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或抗炎药物,帮助缓解炎症;
(2)调节胃肠道菌群:遵医嘱使用益生菌;
(3)对症处理:腹痛明显,或体温超过38.5°C,可以使用解热镇痛药来缓解疼痛和发热;合并呕吐时,要注意补充水电解质,防止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等。
(4)中医治疗:采用中医辨证论治,不管中药内服还是中医外治疗法对本病均有一定优势,具有不良反应少、症状改善明显、发作次数减少等特点。常见的中医外治法有小儿推拿、艾灸、穴位贴敷、针刺治疗等适宜技术。起到通经活络、散寒止痛、健脾益胃的功效,可以更好地缓解症状,显著缩小肿大的淋巴结,降低腹痛复发率。温和有效的小儿推拿疗法是我科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家长选择最多的治疗方案,其临床疗效也得到家长们的高度认可。
如果您家孩子有反复肚子疼的毛病或者已经被确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不妨试试传统中医治疗,帮助孩子远离疾病困扰,健康快乐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