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通道

联系电话

山西省针灸医院:莲花罐,一罐多用的“通经活络”新解法


时间:2025-07-26   发布人:本站编辑    文章来源:“山西省针灸医院”公众号


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腕手综合征、脑梗死后遗症等慢性病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有没有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呢?


1753531744125046.jpg


一、中医外治法的现代应用


中医外治法在慢性病康复中具有独特优势,其中拔罐疗法因其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中国中医药外治法发展报告(2023)》显示,全国已有超过60%的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开展拔罐治疗,患者满意度达到85%以上。


莲花罐作为拔罐疗法的新发展,因其独特的造型和多功能性,正在成为中医外治法中的新宠。它突破传统罐具局限,以莲花状结构设计增强负压吸附力,同时内置发热模块可实现温热传导。这种设计不仅能通过物理刺激疏通经络,还能借助恒温热敷扩张局部血管,促进气血循环。它既契合中医“通则不痛”理论,又与现代康复医学理念相通,疗程短、见效快、依存性高,正逐步成为临床中医外治领域的创新典范。


1753531781382767.jpg


二、什么是莲花罐疗法


莲花罐疗法是传承中医外治智慧的特色疗法。它以形似莲花的特制罐体为工具,整合了拔罐、点穴、刮痧多种手法原理,起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散寒除湿等作用,能调理颈、肩、腰、膝痛等问题。


三、莲花罐的“一罐多用”优势


传统拔罐往往只能实现单一功能,而莲花罐通过创新设计,实现了多种治疗功能的集成。莲花罐的特殊结构可以实现推拿、刮痧、艾灸的协同作用,在通经活络方面效果显著。《中医外治技术创新发展研究(2023)》数据显示:使用莲花罐治疗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比传统拔罐缩短30%,疗效持续时间延长40%。结合病证分析,莲花罐可以通过调整罐体位置、负压强度和留罐时间,实现个性化治疗。


四、莲花罐在常见病症中的应用


1753531819240547.jpg


(一)脑血管疾病后遗症。莲花罐通过负压吸附皮肤,刺激局部经络气血。对脑梗患者而言,可改善肢体麻木、乏力等症状。其操作时,利用温热效应扩张血管,促进脑部血液循环,还能刺激穴位,调节神经功能。


1753531828108194.jpg


(二)腰椎间盘突出缓解。腰椎间盘突出发作时,莲花罐通过负压吸附腰部肌肉,能放松紧张肌群,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痉挛带来的疼痛。其温热效应还能促进炎症代谢物排出,同时刺激腰部经络穴位,调节神经兴奋性,一定程度上减轻椎间盘对神经的压迫感。


1753531838754906.jpg


(三)腕手综合征治疗。腕手综合征常因神经受压、循环不畅引发手腕疼痛、麻木。莲花罐可作为辅助改善手段,通过负压吸附手腕部皮肤,扩张局部血管,加速血液流动,帮助带走炎症代谢物,减轻水肿;温热效应还能放松紧张的肌腱和韧带,缓解肌肉痉挛,从而降低神经压迫程度。操作时,专业医师会在腕关节周围及手掌特定穴位施罐,每次10—15分钟,可改善麻木感与活动受限。


1753531849629641.jpg


(四)减肥塑形。莲花罐通过负压吸附和温热效应,可辅助加速新陈代谢,助力减肥塑形。其负压作用能刺激皮肤及深层脂肪组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脂肪细胞代谢;温热效应则可提升体表温度,激活酶活性,增强机体能量消耗,同时改善淋巴循环,帮助排出多余水分与代谢废物。见效速度因人而异,需坚持才能提升效果。


1753531886110423.jpg


(五)面瘫康复。面瘫(面神经炎)会导致面部肌肉瘫痪、口角歪斜。莲花罐适用于面瘫恢复期,在面部特定穴位使用小号莲花罐可辅助神经功能恢复。小号罐具贴合面部轮廓,通过温和负压吸附刺激攒竹、地仓、颊车等穴位,能促进局部气血循环,改善神经缺血缺氧状态;其温热效应还可激活面部神经末梢,增强神经传导功能,帮助肌肉肌力恢复。操作时由专业医师把控力度,单次留罐5—10分钟,避免负压过大损伤皮肤。


五、使用莲花罐的注意事项


虽然莲花罐操作简便,但仍需注意以下要点:


(一)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莲花罐。


(二)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时间。


(三)注意消毒和卫生。


(四)避免在皮肤破损处使用。


(五)治疗前后注意保暖。


《中医外治法安全使用指南(2023)》提醒:每次拔罐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每周治疗次数控制在2—3次为宜。


六、莲花罐日常养生小妙招


除了治疗病症,莲花罐还能用于日常养生:


(一)肩颈放松:上班族久坐后,在肩井穴、大椎穴拔罐,可缓解肩颈酸痛。


(二)助眠调理:睡前在涌泉穴拔罐,有助于调节神经系统,改善睡眠质量。


(三)脾胃养护:在中脘穴、足三里拔罐,可促进脾胃运化,增强消化功能。(文/史雯霞)


史雯霞,山西省针灸医院住院医师,硕士研究生,中国针灸学会会员。擅长中西医治疗脑梗死、脑出血、面神经麻痹、头痛、眩晕等病症,针药并举治疗腰痛、坐骨神经痛、面瘫等。

微信图片_20221027192404.jpg

上一篇:山西省针灸医院:让关节不再“痛疯”
下一篇:山西省针灸医院:中医治未病的“科技三剑客”

阅读  ·  发布日期 2025-07-26 22:48  ·